最高院关于疫情期间合同的规定(最高院关于疫情期间合同纠纷审理意见)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该如何判决?
首先,若双方签署了房屋买卖预约合同或居间协议,因疫情未能及时签署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若确因疫情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且双方未能就正式合同达成一致,可以主张解除预约合同并返还定金。但如果只是因疫情耽误了原约定的签约时间,应重新约定时间,不能以此为由解除预约合同。
买卖合同纠纷一般怎么判买卖合同纠纷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判:(1)买卖合同纠纷需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调查结果来进行判决,案件的判决结果要看法律规定以及双方的证据;(2)需要根据商品质量条款约定;(3)商品交接及货款支付情况。
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判决:法律规定买卖合同纠纷需要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以及调查结果来进行判决;法院可以主动调取证据或应一方申请调取证据;法院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应当审结;被告就同一案件起诉原告,可能属于反诉,也可能是另行起诉。满足一定条件两诉可以同时审理。
疫情期间减免租金的法律规定
1、法律分析: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无法支付租金的情况进行说明,申请人因疫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可以合法的申请减免租金。
2、法律主观:按照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 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疫情是不可抗力因素,但是能否作为减免租金的法定事由是实际情况实际分析的。
3、法律分析:政府没有强制规定疫情期间减免房租,具体依据地方政策及出租人个人意愿确定。部分省市承租市属及以下国有经营用房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可以减免一个月;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私人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但不作强制性规定要求。
4、在特定条件下,承租人可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请求减免租金。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其是否影响租赁合同的履行需具体分析。例如,若政府未强制关闭商业场所,但经营确实受到疫情影响,且继续营业可能加剧人群聚集、疫情传播,并对承租人造成明显不利,如酒吧、舞厅、酒楼等场所。
5、法律分析:政府关于疫情期间房租减免的规定是:部分省市承租市属及以下国有经营用房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可以减免一个月;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私人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但不作强制性规定要求。
疫情期间减免租金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对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无法支付租金的情况进行说明,申请人因疫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可以合法的申请减免租金。
受疫情的防控的影响,造成很多经营者无法进行经营,很多地方政府鼓励出租人减免承租人租金,所以承租人要求减免租金是合法的。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具体内容不再赘述。这为疫情减免租金提供了法律依据。 如果租赁合同的履行受到疫情的影响,承租人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要求减免租金。 需要考虑的是,疫情是否实际影响了租赁合同的履行。
在特定条件下,承租人可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请求减免租金。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其是否影响租赁合同的履行需具体分析。例如,若政府未强制关闭商业场所,但经营确实受到疫情影响,且继续营业可能加剧人群聚集、疫情传播,并对承租人造成明显不利,如酒吧、舞厅、酒楼等场所。
根据中国法律,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为减免租金提供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在疫情爆发期间已对相关问题提供指导性意见,具体应用时需考虑影响程度和因果关系。 承租人可依据《合同法》第117条,在不可抗力影响下要求减少租金。
程青松律师:疫情结束后,承租经营性房屋如何减免租金?
1、国家及上海市为承租国有经营性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3个月减租扶持,中高风险地区再提供3个月租金减免,合计最高给予6个月租金减免。对于非国有经营性房屋,鼓励出租人通过协商方式减免租金。若承租非国有房屋的企业因疫情或管控措施导致经营困难,可关注政府扶持政策,增加协商减租的可能性。
疫情期间工厂停工人可以另找工作吗?
1、一般而言,这种情形并不违规。员工在工厂停工期间有权自行寻求其他工作机会,然而需关注几个方面:其一,如员工与工厂劳动合同中有涉及竞业限制或兼职特殊条款,应遵循约定;其二,若新工作与其原有工厂利益冲突,恐将导致法律纠纷;第三,停工期内,员工仍须承担对原工厂的保密责任等相关义务。
2、在疫情的影响之下,真正的所有工厂已经正式停工,包括深圳富士康的iPhone工厂也会暂时停产。虽然iPhone手机的最新型号刚刚公布,iPhone的产量需求也非常多,但在疫情的防控措施之下,我们需要进一步保护所有人的安全,富士康的工厂也在积极响应这些措施。员工需要尽可能服从工厂的安排。
3、受疫情的影响,沿海地区密集型企业确实有很多工厂停工,其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有了订单没有工人来做,现在有了工人即没了订单,造成部分工厂停工。现在虽然有部分工厂也恢复生产,但大量工人涌入城市,需大于供,就造成了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生活也面临困境。
4、疫情期间用人单位是不可以以员工不上班开除员工的,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了具体情况,但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的违法情况,那么是可以直接辞退处理的,并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仲裁裁决处理。
5、法律分析: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应当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职工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疫情封控不能上班,单位强制要求用年假抵冲,符合劳动法符合
1、允许单位用疫情停工期间抵充年休假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假是单位主导、安排的,并无需与员工协商一致,只需考虑职工本人意愿。停工期间,单位自然可以选择抵充一部分年假。
2、政府封控不能上班,属于事假可以用年假休。也有部分单位是不用补假的。是属于政府强制隔离,员工不存在违规违法出行的,即使是员工个人原因导致的隔离,其隔离期间的薪水发放情况有以下两种情况:隔离期间经过协商可以通过网络在家工作的,公司应该按正常出勤给员工支付工资。
3、疫情期间被隔离公司以年假抵扣是不合法的,因疫情影响,用人单位延迟复工或未返岗期间等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休假期间,经与职工协商,用人单位可以用职工的年休假等假期相抵工作日。
4、如果公司在疫情期间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就复工,并且要求劳动者正常上班,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与公司协商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5、注意,在疫情防控期间,因紧急防控而被隔离无法正常上班的员工,企业不得擅自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员工能够正常居家办公的,企业不得强制用年假等假期抵消隔离时间,也不能随意降低员工工资。如果是因员工本人违反防疫规定而导致被隔离不能去上班的,员工可能无法拿到企业正常发放的工资。
6、因隔离不能上班算事假因为肺炎所造成不能上班的这种情况,可以由劳动者自己向用人单位提出请假的要求,延迟上班用人单位用年假来冲抵可以的。鼓励协商解决复工前的用工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