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疫情最新动态,防控措施升级与最新通知解读

甘肃疫情最新情况通报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于近日发布了最新疫情数据,显示甘肃省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截至发稿时,甘肃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XXX例,无症状感染者XXX例,主要集中在兰州、天水、张掖等地区,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新增病例中,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其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地域分布来看,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全省经济中心,病例数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特别是城关区、七里河区等人口密集区域成为疫情"重灾区",天水市近期也出现了聚集性疫情,与当地某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联的传播链已造成数十人感染,张掖市、酒泉市等河西走廊地区则呈现零星散发态势,但输入性风险持续存在。

甘肃省疾控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当前疫情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多源输入与本地传播交织,既有省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也有本地隐匿传播链的持续扩散;二是家庭聚集性和场所聚集性疫情并存,增加了流调溯源难度;三是部分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

最新防控政策与应急响应措施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甘肃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于近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甘肃省已启动省级疫情防控二级应急响应,部分地区如兰州、天水已升级至一级应急响应。

重点区域管控方面,兰州市对城关区、七里河区的部分高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管理;中风险区域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其他区域人员非必要不离开所在区县,天水市对涉及疫情传播风险的批发市场、居民小区等场所实施封闭管理,开展多轮次核酸检测。

交通出行管理也同步升级,全省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各市州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行"落地检""三天两检"等健康管理措施,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大幅缩减航班数量,铁路部门对部分列车实施停运或减少经停站点,市内公共交通实行限流措施,乘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车。

社会面管控上,甘肃省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必须严格落实"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餐饮场所暂停堂食,转为外卖服务;娱乐场所、室内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暂停营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民生保障场所限流50%开放,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省此次特别强调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管控,对冷链物流、医疗机构、隔离场所、农贸市场、快递外卖等行业从业人员实行"一天一检";对学校师生实施"两天一检";对养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场所实行封闭管理,这些针对性措施旨在切断可能的传播链条,遏制疫情扩散势头。

核酸检测与医疗救治最新安排

为快速发现潜在感染者,甘肃省已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兰州市自疫情暴发以来已开展十余轮全员核酸检测,采用"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优化"采、送、检、报"流程,确保24小时内完成一轮检测,其他出现疫情的地区也根据风险等级,分别实施"三天两检""五天三检"等不同频次的筛查策略。

在核酸检测资源调配方面,甘肃省统筹全省力量支援重点地区,从张掖、酒泉、武威等未发生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抽调500余名采样人员和50余台检测设备支援兰州、天水,国家卫健委也已协调周边省份移动检测车和专业人员赴甘支援,全省单日检测能力已提升至XXX万管以上。

医疗救治工作同步紧张进行,甘肃省启用定点救治医院XX家,储备床位XXX张;确定后备定点医院XX家,可扩展床位XXX张,按照"四集中"原则(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收治在定点医院,重症病例转至省级定点医院救治。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甘肃省组织中医专家制定了新版中医药防治方案,强调"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策略,对所有感染者实施"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重点关注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截至目前,全省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

为缓解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难问题,甘肃省卫健委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对封控区、管控区居民和隔离观察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药品代购、上门送医等服务;对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得到及时救治。

物资保供与民生保障措施

疫情期间,甘肃省多措并举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和基本民生需求,省商务厅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日报制度,对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12类重要商品实施重点监测,全省重点保供企业库存充足,其中粮食可保障15天以上供应,食用油保障20天以上,蔬菜每日进货量稳定在XXX吨左右。

在物流配送方面,甘肃省为保供车辆发放通行证XXX张,建立"绿色通道"确保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兰州市组织XXX余家超市、农贸市场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动员XXX余名快递员、外卖骑手参与配送工作,对封控区居民,由社区统一组织物资采购和配送,特别关注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物价稳控也是重点工作,省市场监管局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已查处价格违法案件XX起,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预计覆盖XXX万人,发放资金XXX万元,兰州市还向主城区居民发放"爱心蔬菜包",每包含8-10种常见蔬菜,可满足一个家庭3天左右的需求。

就业和收入保障方面,甘肃省人社部门出台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预计返还资金XXX万元,惠及企业XXX家、职工XXX万人,延长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扩大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教育领域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兰州市、天水市等地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省教育厅开放"智慧教育平台"所有功能模块,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优质课程资源,对农村地区和网络条件欠佳的学生,采取发送学习资料、电话辅导等方式确保学习不中断,高校实施封闭管理,妥善安排留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最新通知与重要提醒

甘肃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通知》,对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强调,要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最快速度控制疫情传播。

通知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对防控工作中失职失责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加强对一线防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合理安排轮休,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针对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引导群众就地过节,非必要不跨市流动,确需出行的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了解目的地防控政策,各旅游景区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疫苗接种工作仍是防控重点,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率提升,甘肃省已开设XXX个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接种、专车接送等服务,数据显示,全省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已达XX%,但加强免疫接种仍有提升空间。

对于公众个人防护,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健康提示:

  1. 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
  2.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3. 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如实报告行程轨迹;
  4. 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 尽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共筑免疫屏障。

甘肃省卫健委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广大群众可通过"健康甘肃"APP、各市州疫情防控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也增设疫情防控专席,24小时解答群众咨询。

当前,甘肃省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虽然疫情扩散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专家分析认为,未来一周将是决定疫情走向的关键窗口期,需要全社会同心协力,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甘肃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方面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等一线人员日夜奋战,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普通群众的配合与支持也是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相信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甘肃一定能够尽快控制住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甘肃省卫健委最后提醒,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希望广大群众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守护健康甘肃,有关疫情的最新动态和防控政策,请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