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疫情实时动态最新消息,防控措施与最新进展全面解析

贵州疫情最新数据通报

截至2022年12月1日24时,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疫情数据显示,全省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贵阳市8例、遵义市4例、毕节市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2例(贵阳市12例、遵义市9例、毕节市6例、黔东南州3例、铜仁市2例),现有确诊病例178例,无症状感染者256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病情平稳。

从疫情分布来看,贵阳市仍是当前贵州疫情的重点区域,占全省新增病例的40%左右,但新增病例数已连续5天呈下降趋势,遵义市和毕节市疫情相对稳定,新增病例主要来自集中隔离点和管控区域,值得关注的是,黔东南州和铜仁市近期出现零星散发疫情,当地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贵州省疾控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当前贵州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主要传播链条清晰,大部分新增病例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社会面传播风险总体可控,但与全国疫情形势相似,贵州也面临着境外输入和国内其他省份疫情外溢的双重压力,特别是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贵州各地最新防控政策调整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贵州省各地结合实际,科学精准地调整了防控政策,贵阳市自11月30日起,对低风险区来(返)筑人员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取消"落地检",凭贵州健康码"绿码"有序流动,但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仍实行"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遵义市优化了核酸检测策略,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是根据感染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调整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毕节市宣布取消交通场站、公路防疫检查点的"落地检",保留必要的"入黔首站"检测点,为自愿检测人员提供服务,商场超市、宾馆酒店、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要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省内各高校已陆续调整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多数高校实施"愿返尽返"政策,允许学生自愿选择返乡学习,教育部门要求各校做好线上教学安排,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对留校学生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

医疗救治与疫苗接种进展

在医疗救治方面,贵州省目前共启用定点救治医院8家,床位总数达2500张;方舱医院4个,床位6000张,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共设立发热门诊(诊室)386个,确保发热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疗,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重症高峰,贵州还组建了由呼吸、重症、感染等专业组成的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建立分级诊疗机制,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截至11月30日,贵州省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2.1%,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5.6%,针对老年人这一高风险群体,60-79岁人群全程接种率为89.2%,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72.5%,各地正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贵州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接种疫苗特别是加强针接种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针对公众关心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俗称"第四针"),贵州已开始对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提供接种服务。

民生保障与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疫情期间,贵州省多措并举保障民生需求,商务部门监测显示,目前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重点保供企业日均储备大米约3万吨、食用油约1.2万吨、猪肉约5000吨、蔬菜约1.8万吨,可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贵阳农产品物流园等大型批发市场运转正常,日均蔬菜进场量保持在2500吨以上。

物价监管方面,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强对粮油肉蛋菜等民生商品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11月份共检查经营户1.2万余家次,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5件,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交通运输保持畅通,贵州省内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无阻断,民航、铁路运输正常有序,12月1日起,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班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75%左右,日均起降航班约280架次;铁路部门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运力,贵阳三大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约5万人次。

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5%,员工到岗率超过95%,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贵州段、盘州至兴义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进度正常,文旅行业逐步复苏,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游客量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0%左右。

专家建议与公众防护指南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贵州省公共卫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 个人防护不放松:科学佩戴口罩仍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良好卫生习惯。

  2. 疫苗接种要及时: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高风险群体,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构筑免疫屏障。

  3. 健康监测很重要: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到附近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 出行安排需谨慎: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合理规划行程,避免前往高风险区,跨省流动人员建议出行前完成核酸检测。

  5. 心理健康莫忽视: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避免过度焦虑,如需要心理援助,可拨打贵州省心理援助热线。

贵州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强调,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呼吁广大民众自觉遵守防疫规定,配合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贵州省已提前部署"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将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重点环节防控、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有关贵州疫情的最新动态和防控政策调整,公众可通过"健康贵州"微信公众号、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官网等官方渠道获取权威信息。

发表评论